向人分享耶穌的福音
用他們想理解的語言
不管我們事奉的崗位是什麼,事奉的目的都是把人帶到耶穌面前;積極分享我們在基督裡得到寬恕和獲得新生的好消息。
大多數基督徒從未領人歸主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以福音為恥或對福音的大能缺乏信心,而是在屬靈對話中,不懂如何回應慕道者的提問和需求。若相信自己有能力以簡明易懂的方式向人(包括青少年)傳達基督的信息,會讓信徒能夠參與、甚至主動打開話題,分享信仰。

關係和關聯是兩個重要的概念,二者能讓青少年敞開心扉,並讓福音改變他們的生活。耶穌以祂的一生、死亡和復活,去說明這兩點。如果我們想強化事工對青少年的影響,我們的事工也必須以關係和關聯為特徵。

關係
基督信仰是關係,事工亦建基於關係;有效的青年工作必須以人際關係為基礎。關係是青少年所重視的——尤其是當他們的生活缺乏重要的關係。事實上,許多年輕人會為了獲得他人的接納去做他們不想做的事情,甚至成為他們所鄙視的模樣。 

向年輕人傳福音時,要有果效就必須:
• 從個人關係展延開去,或
• 對應他對被接納、被愛的需要。
向青少年傳福音,要從他們最關注的事情開始——關係。
關聯
除非青少年看到福音信息可以影響他們的生活和關注的事情,否則他們不太可能留心聽你分享。由於許多人認為基督教跟自己無關,因此能證明它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就能引起他們格外的關注。為了確保青少年完全理解福音信息,你要:
•  使用他們理解的語言和例證,以及
•  展示信仰如何適用於他們現在的生活。

要跟年輕人有所關聯,所指的不單是課程內容或課程結構,而是年輕人與傳福音者的關係。當你與年輕人建立關係時,你就與他們建立了關聯。在這個基礎上,你才能邀請他們與神建立關係。對於許多青少年來說,真相並不是什麼大問題——除非是跟他有關係。

許多人意識到,關係是他們生活中缺失的元素。然而,未成熟的心靈很難接受只有與耶穌建立個人關係,才能填補這個空白。罪可能是完全陌生的概念,但不可否認罪的影響確實存在。雖然許多年輕人尋求關係,希望找到對的人去解決他們的問題,但我們知道,只有與耶穌建立關係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歸根結底,向青少年傳福音要從他們看為至重要的事情開始,用他們希望理解的語言交流,那就是關係。大多數年輕人感覺到一種缺失,他們渴望一個本該存在的關係,那代表他們已經預備好接受福音了。傳福音的重點是關係,不僅因為它與文化相關,而且因為它也符合聖經。

以下大綱,示範如何用「生命中重要的關係」為切入點,向人展示福音:
1. 這是你該擁有的關係。
    心靈裡那份「缺失」,就是藉著祂造、又為祂造的那一位(歌羅西書1:16)。 人類內心的每一個需求最終都可以追溯到那段缺失的關係,在你擁有耶穌之前,你感到內心空虛。但神為什麼沒出現?


2. 這是你沒擁有的關係。
    我們被造原本應按照神的方式生活。相反,我們卻是偏行己路,隨己慾而活,(這也是對罪的一個很好的定義),並將自己與我們需要的神分離(以賽亞書53:6;羅馬書3:23)。與神隔離是罪的結果,它像癌
症一樣,最終會導致我們肉身和靈性的死亡 (羅馬書6:23)。若我們沒有處理神在今生的缺席,我們將會永遠與神隔絕,但事實上,我們不必如此。
3. 這是你可以擁有的關係。
   犯罪把我們置於神的憐憫之下。由於神是完全聖潔的,祂嚴厲地審判罪。神知道我們無法償還因為罪而欠的債,就差派祂的獨生子耶穌。耶穌用自己完美的生命來支付這個最終的代價,拯救我們這些不完美的生命。基督的死亡和奇蹟般的復活,為我們提供了唯一的途徑, 使我們能到達我們被造之地,就是與神同在(彼得前書3:18)。

我們的努力和良好的意願,從來不會成為走近神的捷徑(以弗所書2:8,9)。人試圖透過不同宗教走近神,但唯有接受耶穌才是真正與神建立關係,是神主動選擇成為人來到我們的身邊。因為耶穌,我們可以將死刑換成永生,也就是認識神(約翰福音17:3)。

4. 這是你必須接受的關係。
    耶穌這樣的大愛值得我們回應,而祂所提供的關係也需要我們的回應。我們從前選擇了犯罪,現在就必須選擇接受耶穌為赦罪所做的犧牲,我們通過「相信祂」來接受耶穌以死換生的結果(約翰福音3:16)。這個相信不僅是頭腦上的認同,更是積極的信任,它承認耶穌是唯一的途徑去解決罪、幫助我們與上帝建立關係,並引領我們進入天堂(約翰福音14:6)。

人們可以用五種不同的方式回應耶穌:
1) 拒絕祂,與祂毫無關係。
2) 不理祂,說:「現在不行,我夠忙了, 也許以後再說。」
3) 推遲祂,說:「總有一天我會到神身邊。」
4) 同意祂是神的兒子;祂活過,死了,又復活,擁有賦予新生命的能力和權柄,也同意需要祂作為救主。
5) 委身於祂,將所有盼望寄託在祂身上。

前四個回應——即使相信有神,但什麼也不做——結果都是一樣:永遠遠離神。 只有最後的那個回應才能讓人接受耶穌所提供的新生命,建立新的關係。轉向信靠基督,以及遵行祂對你的旨意,叫做「悔改」(使徒行傳3:19)。
儘管許多青少年在錯誤的地方尋找填補內心空虛的關係,但若他們真正尋找,最終必尋找得到。

決定信靠基督,不會瞬間使人變得完美或煩惱盡消。事實上,耶穌早己告訴我們,在世會有苦難,但祂應許始終與我們同在。我們可以請求耶穌幫助我們更新生命,並且認識到罪阻礙了我們與那為罪捨命的主的關係。

分享了這些信息後,如果你發現有年輕人處於「決志」邊緣,請繼續問:
1) 你想與神建立關係嗎?
2) 你認為怎樣才能開展與神的關係? (確保他理解,不是依靠善行,而是把所有的盼望都投放在耶穌身上。)
3) 你準備好現在就與神建立關係嗎?

當年輕人準備好向耶穌敞開自己時,告訴他們如何成為神家的一分子和罪可以得赦免(約翰福音3:16;羅馬書10:9,10)。告訴他們你想先「和神談談」,為祂將要成就的事感謝祂;之後,他們可用自己的言語「與神對話」, 講述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罪、他們對耶穌的信仰,以及把所有的盼望都投放在祂身上。讓他們大聲說出來,宣告「誓言」。畢竟,這是人生最重要的關係。

記住,某人是否決志相信耶穌並非你的責任;我們只是用易於理解的方式傳達信息。很多青少年都在真誠地尋找可以填補內心空虛的關係,只是他們找的地方不對;當你切實地履行神所賦予事奉的機會,你就享有屬天的職責,在青少年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幫助他們。

Copyright_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