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光青少年課程
第四冊單元活動
+ 查看更多
我活著的目的是什麼?我為何來到這個世上?神真的會使用我嗎?你的學生或許會問自己這些問題。他們可以理解神使用那些有天賦、有名望、有人脈的人,但神是否也會使用他們呢?答案是肯定的!本單元所講述的幾位女性就是很好的例子,神賦予她們人生意義,同樣,神也賦予每個人生命的意義。
在本單元中,學生將認識一系列傑出的女性,她們都曾做出艱難的抉擇,表現出非凡的勇氣,並致力服務他人。她們默默地生活和工作,打破固有文化對女性的束縛。神一次又一次證明,祂願意使用所有甘心事奉的人。
本單元故事中的女性,她們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神所賜予的神聖使命;同樣,你的每一位學生都被神賦予使命,但生活瑣事有時會淹沒或模糊了神為人計劃的人生。本單元提及的女性,她們也曾在這些現實問題上掙扎,最後她們都克服了,並被神大大使用。要幫助青少年認識若我們全心信靠神,我們就是讓神使用我們來成就祂的旨意。
在本單元中,學生將認識一系列傑出的女性,她們都曾做出艱難的抉擇,表現出非凡的勇氣,並致力服務他人。她們默默地生活和工作,打破固有文化對女性的束縛。神一次又一次證明,祂願意使用所有甘心事奉的人。
本單元故事中的女性,她們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神所賜予的神聖使命;同樣,你的每一位學生都被神賦予使命,但生活瑣事有時會淹沒或模糊了神為人計劃的人生。本單元提及的女性,她們也曾在這些現實問題上掙扎,最後她們都克服了,並被神大大使用。要幫助青少年認識若我們全心信靠神,我們就是讓神使用我們來成就祂的旨意。
1. 姊妹帶領服侍
在本單元的學習過程中,讓姊妹參與班上的帶領和服侍。例如,讓她們帶領敬拜、收取奉獻、帶領禱告或報告事項等。如果你的團契通常是由弟兄負責帶領,那麼在本單元邀請教會一位資深的姊妹來教授其中一兩課。
2. 感恩的心
聯繫你教會的姊妹團契或婦女事工的負責人,探討你帶領的青少年能否幫忙服侍。青少年可以幫助做姊妹聚會的接待、在教會活動中幫忙預備食物、或是幫助收集愛心包裹。活動結束後,與青少年一起討論「給予弟兄和姊妹同樣的重視是十分重要的」。
3. 服侍長者
帶領同學們去養老院探訪。如果可能的話,為長者安排一次敬拜讚美會,讓學生分享見證、帶領詩歌,並分享福音信息。這些事工體驗會使青少年更清晰地知道神要使用他們擴展神的國度。同時也為青少年提供一個跟長輩建立關係的機會。參與服侍可以幫助青少年更了解神對他們的旨意。
在本單元的學習過程中,讓姊妹參與班上的帶領和服侍。例如,讓她們帶領敬拜、收取奉獻、帶領禱告或報告事項等。如果你的團契通常是由弟兄負責帶領,那麼在本單元邀請教會一位資深的姊妹來教授其中一兩課。
2. 感恩的心
聯繫你教會的姊妹團契或婦女事工的負責人,探討你帶領的青少年能否幫忙服侍。青少年可以幫助做姊妹聚會的接待、在教會活動中幫忙預備食物、或是幫助收集愛心包裹。活動結束後,與青少年一起討論「給予弟兄和姊妹同樣的重視是十分重要的」。
3. 服侍長者
帶領同學們去養老院探訪。如果可能的話,為長者安排一次敬拜讚美會,讓學生分享見證、帶領詩歌,並分享福音信息。這些事工體驗會使青少年更清晰地知道神要使用他們擴展神的國度。同時也為青少年提供一個跟長輩建立關係的機會。參與服侍可以幫助青少年更了解神對他們的旨意。
沒有壓力,網球不會彈跳,輪胎也會下癟;另一方面,太大的壓力又會令它們爆裂。壓力本身並不一定分好壞;同伴壓力也是如此。它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但有一件事可肯定:對青少年來說,同伴壓力是不可避免的。
本單元是讓學生有機會思考同伴壓力的一些原因和影響。這將幫助他們探索隨波逐流的危險,並挑戰他們在接受建議和與人交往中,要有辨識力。另一方面,學生還會學到同伴壓力會帶來一些積極影響,應善加利用,讓人得著永恆的益處。他們將開始了解自己作為基督徒的責任,接受實用的建議,發揮同伴的正面影響,並抗衡負面的同伴壓力。
本單元是讓學生有機會思考同伴壓力的一些原因和影響。這將幫助他們探索隨波逐流的危險,並挑戰他們在接受建議和與人交往中,要有辨識力。另一方面,學生還會學到同伴壓力會帶來一些積極影響,應善加利用,讓人得著永恆的益處。他們將開始了解自己作為基督徒的責任,接受實用的建議,發揮同伴的正面影響,並抗衡負面的同伴壓力。
1. 積極的同伴壓力
在本月,給學生一些積極正面的壓力,鼓勵他們邀請不常參加教會的朋友或沒有委身教會的青少年參加主日學及敬拜。從你的青少年團契中選一些人組成「積極壓力小組」,鼓勵他們常與團契外的青少年保持聯繫,邀請他們,讓他們融入團契中,感受到被接納。若他們在教會外看到這些青少年時,要主動打招呼,與他們交談。這種積極的同伴溝通能大大提升青少年的參與度。
2. 為壓力禱告
挑戰青少年每天禱告,祈求神幫助他們面對來自同伴的負面壓力。邀請教會的同工「認領」青少年團契中的每位學生,每天為他們禱告。成年人的守望代禱,能讓青少年認清並抗衡朋輩的負面影響,為基督堅守信仰。
3. 同伴支持
你也許對互助支援小組尚有疑問,但這樣的小組可以為青少年帶來很大的益處,讓他們從中得到理解和鼓勵。這種小組其實是一種積極的同伴壓力。每個月相聚一次,形式不要拘緊嚴肅,可以在家中舉行。務必邀請負責青少年的牧者前來,同時也要邀請其他青少年的事奉人員參與。小組的目的應圍繞學生在過去一週,如何處理同伴壓力,並如何將壓力轉化為積極的影響。
在本月,給學生一些積極正面的壓力,鼓勵他們邀請不常參加教會的朋友或沒有委身教會的青少年參加主日學及敬拜。從你的青少年團契中選一些人組成「積極壓力小組」,鼓勵他們常與團契外的青少年保持聯繫,邀請他們,讓他們融入團契中,感受到被接納。若他們在教會外看到這些青少年時,要主動打招呼,與他們交談。這種積極的同伴溝通能大大提升青少年的參與度。
2. 為壓力禱告
挑戰青少年每天禱告,祈求神幫助他們面對來自同伴的負面壓力。邀請教會的同工「認領」青少年團契中的每位學生,每天為他們禱告。成年人的守望代禱,能讓青少年認清並抗衡朋輩的負面影響,為基督堅守信仰。
3. 同伴支持
你也許對互助支援小組尚有疑問,但這樣的小組可以為青少年帶來很大的益處,讓他們從中得到理解和鼓勵。這種小組其實是一種積極的同伴壓力。每個月相聚一次,形式不要拘緊嚴肅,可以在家中舉行。務必邀請負責青少年的牧者前來,同時也要邀請其他青少年的事奉人員參與。小組的目的應圍繞學生在過去一週,如何處理同伴壓力,並如何將壓力轉化為積極的影響。
常言道,人生是一趟旅程,而不是一個定局。有些人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有些人卻前路茫茫。儘管每個人朝著不同的方向前進,但最終歸宿只有兩個:一個得著獎賞;一個承擔後果。人們可能會為自己所選擇的人生而自豪,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些選擇的後果,會帶他們在人生結束時走向何方。
青少年往往活在當下,好像目前的生活就是一切。他們很少會考慮下一週,更不用說下輩子的事。基督徒應當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觀,因為基督徒知道,這世界絕不是我們最後的歸宿。我們在這世上只是客旅,最終的歸宿取決於我們如何回應神以及祂兒子耶穌基督所做的工作。我們今生如何選擇回應神的同在和美意,將決定我們死後能否享受神的同在和美意。
本單元鼓勵學生充分利用人生的每一天,但不是安於現世。我們還會探討聖經中有關天堂、地獄以及活出定睛永恆的今生。
青少年往往活在當下,好像目前的生活就是一切。他們很少會考慮下一週,更不用說下輩子的事。基督徒應當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觀,因為基督徒知道,這世界絕不是我們最後的歸宿。我們在這世上只是客旅,最終的歸宿取決於我們如何回應神以及祂兒子耶穌基督所做的工作。我們今生如何選擇回應神的同在和美意,將決定我們死後能否享受神的同在和美意。
本單元鼓勵學生充分利用人生的每一天,但不是安於現世。我們還會探討聖經中有關天堂、地獄以及活出定睛永恆的今生。
1. 永恆圖象
鼓勵有文學或藝術興趣的學生發揮創意,以擅長的方式描繪永恆、天堂、地獄、或是沉淪的形象,形式可包括詩歌、話劇、短篇小說、繪畫、雕塑、或是其他創意媒體。
鼓勵有文學或藝術興趣的學生發揮創意,以擅長的方式描繪永恆、天堂、地獄、或是沉淪的形象,形式可包括詩歌、話劇、短篇小說、繪畫、雕塑、或是其他創意媒體。
無論作品是抽象或寫實,鼓勵同學以聖經為依據。提醒大家,因作品將放在課室或教會中展示,所以在充分發揮創意的同時,要儘量避免過度渲染恐怖的影像,免得讓觀眾受不了。
2. 同走天路
詢問牧者是否可以在下個月的團契或崇拜聚會中,讓學生嘗試簡單領禱。禱告的重點是為那些還未認識神、沒行走天路的人代求。禱告時間只需要兩、三分鐘,也可以採用不同的形式,例如鼓勵信徒來到台前,為親友代禱,或是分組禱告。
3. 問卷調查
鼓勵學生在教會以外各自的朋友圈中進行一次問卷調查,問題如下:
• 你是否相信有天堂?為什麼?
• 如果你相信有天堂,它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 你認為怎樣才能進天堂?
• 你覺得自己能否進天堂?為什麼?
• 你認為人死後會去哪裡?
• 你認為今生會影響來世嗎?
• 你會為自己死後的歸宿在哪裡而困擾嗎?為什麼?
以上每一個問題都可以成為一個分享福音的機會,學生宜先作準備。調查結束後,可以在班上分享結果,並進深討論。
2. 同走天路
詢問牧者是否可以在下個月的團契或崇拜聚會中,讓學生嘗試簡單領禱。禱告的重點是為那些還未認識神、沒行走天路的人代求。禱告時間只需要兩、三分鐘,也可以採用不同的形式,例如鼓勵信徒來到台前,為親友代禱,或是分組禱告。
3. 問卷調查
鼓勵學生在教會以外各自的朋友圈中進行一次問卷調查,問題如下:
• 你是否相信有天堂?為什麼?
• 如果你相信有天堂,它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 你認為怎樣才能進天堂?
• 你覺得自己能否進天堂?為什麼?
• 你認為人死後會去哪裡?
• 你認為今生會影響來世嗎?
• 你會為自己死後的歸宿在哪裡而困擾嗎?為什麼?
以上每一個問題都可以成為一個分享福音的機會,學生宜先作準備。調查結束後,可以在班上分享結果,並進深討論。